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龙廷洋大臣(海关税务司包腊父子与近代中国1863-1923)/海关洋员传记丛书

副标题:海关税务司包腊父子与近代中国(1863-1923);being the lives of Edward and Cecil Bowra

作者:(英)查尔斯·德雷格
总主编:李爱丽
译者:潘一宁//戴宁

ISBN:9787559805201

单价:68.0

出版年月:2018-04-01 00:00:00.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社会科学

分类号: F752.59

语种:CHI

页数:42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历史爱好者

丛书:海关洋员传记丛书

展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目录

总序 海关洋员的生活志与第二代海关史研究
引言 一对父子,一部中国近代史
第1章 手枪决斗:初生牛犊单挑法国军官
威名显赫的家族
第2章 生不逢时:醉心发明的倒霉科学家
橡胶的妙用
爱子投笔从戎
第3章 加入红衫军:为意大利的自由奋斗
传奇将军加里波第
英国军团介入?
突袭卡拉布里亚
挺进那不勒斯
第4章 拉锯战:沃尔图诺河畔的战歌
卡普亚争夺战
包腊请战
第5章 加里波第远征军:见证意大利的统一
英国远征军登陆
加里波第与国王的历史性会师
麻烦不断的英国军团
第6章 遇上贵人:阴差阳错远赴中国
决定命运的晚宴
远赴中国
欧洲雇员把持的中国海关
嚣张跋扈的李泰国
第7章 天津海关:初见中国的真实面貌
漫长的“流放”生涯
“赚钱发财是很容易的事,只要你能好好活着”
李泰国的青睐
第8章 李-阿舰队:影子舰队覆没始末
筹建中英联合舰队?
“遐荒”号上的闲暇时光
李泰国倒台
第9章 常胜军:苏州杀降风波
文明停滞的帝国
华尔洋枪队
常胜军强攻苏州
杀降事件
第10章 粤海关“第二把手”:直面土匪与海盗
工部局翻译进修生
一个苦难民族的欢乐春节
黄河匪患,捻军来扰
缉捕鸦片走私犯
第11章 出使泰西:“斌椿使团”眼中的西方
东土西来第一人
“清廷化”:斌椿笔下的西方
英女王接见
第12章 旅途中的婚礼:闪电迎娶贵族之女
斌椿罢行
包腊闪婚
莎的高贵血统
赫德“出卖”女王求荣?
第13章 节节攀升:官运亨通的年代
升任宁波浙海关税务司
全权负责粤海关
编撰《广东史》
第14章 赛奇会:出征维也纳博览会
阿尔伯特亲王与“大博览会”
万国博览会
中国展馆首次亮相
第15章 1874年:英年早逝的悲剧
灾难性误诊
小包罗印象中的父亲
第16章 虎父无犬子:包罗效力大清海关
赫德爵士的“关系户”
中国面临的真正威胁
风雨飘摇的中国海关
第17章 三国干涉还辽:大清海关版联英抗俄
遭遇“向东挤压”的俄国
俄国场子中的“交际花”
第18章 义和团之乱:守卫牛庄港
“扶清灭洋”
志原防卫队
浑水摸鱼的俄国人
义和团和清军联手
第19章 俄军占领牛庄港:争夺海关权
俄国强势接管牛庄关
永生不死的传说
俄英抢夺税务司职位
第20章 逍遥岁月:蓄势待发
日俄战争
官至二品大员
第21章 总理文案:见证40年中国革命岁月
赫德之死
大革命时代
安抚暴动海军
暗杀袁世凯事件
第22章 “一战”时期的中国:轮番上演复辟闹剧
“二十一条”
袁世凯之死
磨难未了
第23章 北洋乱局:仅剩一个地理概念的“中国”
军阀混战时代
卷款逃跑的财政总长?
流水的内阁,铁打的海关
致谢
关于加里波第战斗的日记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向东看、向西看——在“两个世界”碰撞中的包腊与张德彝
海关洋员包腊与晚晴中国外交
译后记

展开▼

导语

他们是晚清朝廷的洋大臣,他们是被遗忘的汉学家,他们更是敏锐的时局观察家与历史见证者,他们60年马可·波罗式的冒险经历,勾勒出了近代“中央王国”的黑暗坠落与痛苦觉醒。 查尔斯·德雷格著的《龙廷洋大臣(海关税务司包腊父子与近代中国1863-1923)》是包腊、包罗父子传奇人生的首部传记。包腊、包罗父子的经历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折射出从晚清到北洋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衰落、主权的丧失、涉外制度的变革与混乱及外交的艰难、痛苦和屈辱。

展开▼

内容简介

晚清的中国海关着实奇怪,隶属清廷,却由英国人掌控,高管几乎全是欧洲雇员。这些人名义上是中国的洋大臣,而包腊就是这一千多号洋大臣中的佼佼者,是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臂膀;其子包罗则是赫德继任者安格联的心腹,常年代理税务司职责。 《龙廷洋大臣(海关税务司包腊父子与近代中国1863-1923)》通过大量中国海关文献、家族档案和口述资料等史料,英国学者查尔斯·德雷格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包腊、包罗效力中国海关的故事。1863~1923年,包腊父子先后加入中国海关,切身经历了随斌椿出访欧洲、率中国使团首次参加世博会、见证中英联合舰队的组建、训练中国军队、抵抗日俄吞并中国、辛亥革命与帝制复辟等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通过包腊与包罗的生平经历,中国海关洋员群体,以及当时的政治、外交和沿海通商口岸的社会变迁跃然纸上。

展开▼

作者简介

潘一宁,博士,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外语系,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87年在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获东南亚史硕士学位,1998年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获中美关系史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一直从事世界现代史、国际关系史和东南亚史的教学与研究。曾到过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访学研究。代表作有《中美在印度支那的对抗》(独著)和《国际因素与当代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发展》(合著)。

展开▼

前言

一对父子,一部中国近代史 在马可·波罗之后的岁月里,不断有欧洲人只身 前往中国。他们被这个奇异的国度深深吸引,流连忘 返,最终甘为奴仆,为其尽忠效力。这些人中,有探 险家、传教士,还有怀着发财梦的商人。既有“常胜 将军”查尔斯·乔治·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这样的正规军人,也有“独臂萨 顿”(One-Arm Sutton)、“双枪马坤”(Two Gun Cohen)之流的江湖中人,三教九流,不一而足。但 这些人都有 一个共同点——独来独往,浪迹天涯。 19世纪中期,中国建立海关。这一前所未有的衙门实 在奇特:它隶属清廷,却由英国人掌控,由多国洋人 充任职员。如此一来,海关的总管洋大人算是鸿运当 头、吉星高照了。他的雇员皆为洋人,助他加官进爵 ,使他得以独享尊荣,权倾一方。 宽大的办公室庄严肃静。然而,在这些洋人的桌 案文牍之间,却暗涌着一股冲动和冒险,这种特性一 脉相承,代代相传。早年间,老包马提亚(Matthias Bowra)应该算得上是一位颇有才华的发明家,却有 点疯狂且不着边际。他有众多奇思妙想,发明了可拆 卸袖口、充气暖手筒、橡胶铁路枕木等物品。他把儿 子包腊(Edward C.M.Bowra)送进伦敦海关工作,谁 知这个18岁的年轻人却拍拍屁股跑到了意大利,与加 里波第的红衫军一起在那不勒斯行军作战,还与一名 法国的轻步兵军官进行决斗。不过,听闻此事的老包 也只是“略感不安”而已。包腊进入中国海关工作时 ,已经是太平天国的尾声。他又一次放弃了原本在江 海关的工作,随洋枪队的戈登杀入苏州。之后,他带 领老朽颟顸的清廷官员及其使团首次造访英国,还负 责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中国展馆的组织工作。他工作起 来废寝忘食,殚精竭虑,最终不幸在33岁生日前两天 夜里溘然长逝。 包腊之子包罗(Cecil Bowra)也像父亲那样, 踏上了效力中国海关之路,并决心完成英年早逝的父 亲之未竟事业;曾在牛庄关与义和团周旋;也曾与嗜 酒成性的俄国官员对饮,酒量不分伯仲。他还曾挫败 令人胆寒的俄国远东总督、海军上将阿列克塞耶夫( Yevgeni Ivanovich Alexeieff),但又不损及对方 颜面。他平步青云,官至总理文案。时逢军阀混战, 狼烟四起,北京城头频繁更换大王旗。包罗单枪匹马 直闯对方阵营,并向对方不可一世的将领叫板。那时 ,京城街市上的暴乱者和劫匪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包罗手持马鞭,挺身而出,保护手无寸铁的小商贩, 使其免遭不测。包腊与包罗父子二人,同为中国尽忠 效力。本书讲述的就是他们的这段传奇。

展开▼

后记

苦战大半年,终于完成了《龙廷洋大臣:海关税 务司包腊父子与近代中国(1863~1923)》的翻译, 甚感欣慰。 此书翻译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戴宁与中 山大学历史系的潘一宁共同承担。戴宁负责本书的前 10章和引言附录等,我负责后13章。在翻译过程中, 我们参阅了大量相关史料,包括中国近代海关史、海 关洋员传记以及上海、天津、宁波、苏州和广州的地 方史书等,以最大程度确保译文信息的准确性。同时 ,我们不断就原文的语言理解和译文的文字表述进行 讨论、斟酌,尽可能忠实于原文原意,又不失中文的 通顺畅达和文化规范。翻译初稿完成后,我们相互校 订,多次修改译稿,最终再由我进行全文统校,以尽 量统一体例,力求减少错漏问题。但由于译者水平有 限,译文如有错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龙廷洋大臣:海关税务司包腊父子与近代中国 (1863~1923)》并非一般文学作品,而是一部严肃 的历史专著。作者查尔斯·德雷格先生尽管不是学者 出身,但治学态度十分认真、严谨。为写作本书,他 查阅和运用了丰富的文献史料,尤其是包腊、包罗及 其家人的日记书信等家族档案和部分中国海关史档案 。在颇有争议的问题上,即包腊年轻时是否跟随过加 里波第行军打仗,德雷格先生做了广泛研究和分析, 进一步确定了包腊日记的真实记录。不仅如此,他还 采访了多位曾与包罗在中国共事的朋友,以深入了解 包罗其人其事。德雷格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也曾经到 过中国沿海地区,对当地风土人情、习俗文化,有一 定的了解和亲身体会。因此,他在写作过程中,能够 将他这些感性知识与档案史料充分地结合起来,使叙 述更加翔实、客观、可信。此外,他在汉语和俄语方 面还虚心求教于相关专家学者,以便准确利用中文和 俄文参考文献。不难看出,本书实为作者经过考证和 研究再加上亲身经历而完成的学术成果,可以视之为 研究中国海关洋员的一本重要史料。为方便研究者查 核,凡书中出现的人名、地名、船名、主要的商行名 、重要的书名、杂志名和报刊名,我们均附上英文原 文,同时尽量保留必要的原著索引。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由于作者对中国语 言、历史和文化认识的局限性,书中不可避免存在着 一些误读、误解的地方,甚至有个别不符合历史事实 的描述。这也真实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认识普遍存在 的有限性和片面性。因此,对于书中出现的一些明显 错误,我们附加了注释予以指出或说明,冀望研究者 使用此书为史料时慎重研判。但无论如何,始终是瑕 不掩瑜,本书仍不愧为具有宝贵学术价值的著作。 最后附带一提的是,我们是2000年在澳大利亚格 里菲斯大学相识的。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 缘对面不相逢”。我们一个生长于广州,另一个则生 长于北京,没想到山高水远的生命轨迹竟然会在异国 他乡交集。更没想到,我们原来是同年同月出生,有 着很多相似经历和共同爱好。作为驴友,我们已经共 同行走了万里之路。但学术上的合作,此次还是头一 回。谨以此书作为我们十多年友情的见证。 译者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